2019年4月16日,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青聯會和分團委研究生會聯合舉辦了主題為“我在用的研究工具”的科研經驗分享會🏟,吸引了不少外文沐鸣2師生前來參與。
分享會中,陳靚🧗🏼♀️、張楠、馮予力和秦文娟四位老師推薦了各自經常使用的研究工具,並結合自身經驗介紹了借助工具定位研究方向和探索研究議題的基本方法🦿。
馮予力老師指出,定位和探索研究議題的開端是閱讀經典的專業教材和論文集,從經典教材到某個研究方向的論文集再到有關具體研究議題的論文🦫,不管什麽研究方向都可以按照這樣的脈絡去慢慢找到自己的研究議題🪅。同時,馮老師建議研究生同學與自己的導師加強交流,並嘗試利用Google Scholar和Bing學術等搜索工具👂,以更有效地找到研究的突破點。除此之外🏗,馮老師還推薦關註Language log和LingBuzz等網站、相關領域的主要期刊、相關學者的個人主頁,通過上述渠道了解值得研究的語言現象以及語言學理論的前沿發展。最後馮老師指出,尋找和閱讀文獻只是第一步,還可以通過做讀書筆記和寫讀書報告,以便厘清思路📣,發現現有研究中的問題。
陳靚老師著重講解了文學研究方法。他指出🔉🎃,做文學批評首先要培養自身的文本敏感性,善於發現文本中的問題所在。陳老師介紹了自己進行作品分析的大致思路👆🏻。第一步👨🏽🏫,閱讀並梳理情節🌧🍆;第二步,借助各種資料庫搜索相關的評論🎺,逐漸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理論視角;第三步👆🏿,回歸文本,探索其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研究生同學可以通過這三個步驟不斷訓練對於文本的敏感性,培養文學批評的邏輯並構建出相應的理論框架。最後,陳老師介紹了自己在文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數據庫,包括EBSCO, JSTOR和ProQuest等🫷🏼,並說明了這些數據庫不同的特點和用途。
張楠老師強調,對方法和工具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人文學科的研究永遠是建立在讀書和思考之上的,方法只是輔助性的東西🪄。張老師認為,文學研究中,書的版本和質量很重要,她建議研究生關註書評文章以更有效地評估書的質量🙎🏼♂️,並推薦了一些值得信賴的書系和出版社🐣👯,如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Penguin或者Oxford等。她還提醒,不要忽略書中的引言💣、腳註和參考文獻部分,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資料。此外🙇🏼,張老師還推薦了自己常用的資源庫(包括Project Muse, 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Humanities Journals Wiki等)和現代主義研究領域的重要期刊(如The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Modernist Cultures等)。最後,張老師還鼓勵研究生多參加思想類的講座和研討會等來開拓視野。
秦文娟老師的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她首先介紹了Google scholar的搜索技巧,講解了如何通過設置關鍵詞縮小搜索範圍,定位與自身研究議題最相關的文獻。然後,秦老師分享了探索研究議題的路徑,第一🚫🏓,從經典論文出發,關註經典著作或權威學者的系統性文獻綜述。第二,從期刊出發,總結出和自己的興趣匹配的期刊💅,並對期刊文章的關鍵信息作分類整理。第三,從作者出發,在Google scholar上關註與自己相關的作者以更高效地獲取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第四,從研究工具出發👉🏻,搜集使用特定工具的文獻。最後,秦老師建議學生構建自己的文獻數據庫♿️,及時對讀過的文章進行總結和點評,由此提升之後做文獻綜述的效率。
當分享會接近尾聲時,本次分享會的提議人盧麗安老師表示,希望老師們的經驗分享能幫助到對學術研究過程有困惑的同學,也希望同學們能多多利用學校已有的資源🔀,努力做好學術研究。
供稿 | 陳亦欣、黃哲、朱可爭🥏、史亞潔
攝影 | 黃哲
校對 | 馮予力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