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外院中澳創意寫作中心“沙侖的玫瑰”與青年教師聯合會在6212主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講座。以“詩歌中的葡萄酒”為主題,“沙侖的玫瑰”三位主要成員🫠,法文系陳傑老師、德文系姜林靜老師和英文系包慧怡老師🤵🏻,跨三個語種為大家解讀了三首詩歌🤾🏻♀️,並特邀ITASTE“意味葡萄酒”總監葉文先生為每一首詩歌配一款意境和色彩相符的葡萄酒並介紹背後的文化🫵🏿。不僅如此🩵,現場所有學生都拿到了水晶酒杯🧹,在細看和聆聽老師們解讀“金黃、礦紫🖲、絳紅”主題的三首詩歌的同時,用嗅覺和味覺切實品嘗到了三支相應色澤👻8️⃣、精心挑選的葡萄酒。難怪H6212室提前十分鐘就被熱愛詩酒的120多名同學們擠得水泄不通🔺,若不是伺酒需要隔開一行入座,現場可能還會更加擁擠。
陳傑老師首先為大家解讀了蘭波的法文詩《淚》,經過陳老師的逐詞細讀和舉一反三,同學們對這首並不典型的蘭波詩作有了全新的理解。更多同學表示被陳老師的法語朗誦征服,“耳朵又要懷孕了。”葉文先生為這首詩配上了Moncaro, Verdicchio dei Castelli di Jesi DOCG Le Vele 2010這款白葡萄酒以對應蘭波此詩中的“金色汁液”⛲️。
接著,姜林靜老師分享了德語猶太詩人策蘭的一首遺作《我從兩盞杯中飲酒》👩🏽🍼,從“兩盞杯”的德意誌源泉與希伯來源泉切入,深挖了此詩的神學意象👩🏼🏫、歷史礦脈和詞源內涵🚶🚓。葉文先生為這首精神上“礦紫”的詩所配的葡萄酒是Gaglio, Terre Siciliane IGT Nero d’Avola 2015,並引導大家進行味覺區分和鑒別👨👦👦。許多同學當場表示👨,“就著詩歌”,自己第一次明顯品嘗出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的區別。
最後💱,包慧怡老師以“波斯的李白”🏊🏽、“設拉子夜鶯”🤖、中世紀伊朗詩人哈菲茲的一首《蘇菲啊🤛🏿!來看我的杯盞如何閃光》,將視野從西方拉向葡萄酒的發源地近東,在解讀這首波斯文嘎紮爾的同時,介紹了中古波斯文學中的“詩酒風流”傳統🧛🏻♂️。葉文先生所配紅酒Monticino Rosso, Colli d’Imola DOC Riserva Cabernet Sauvignon 2006有著原詩中“紅寶石的璀璨”,也將全場講座氣氛推向高潮。
(葉文先生講解配酒與詩文的關系)
(意猶未盡的學生)
臨近下課,窗外已是天昏地暗、秋雨滂沱,但意猶未盡的同學們無人離場,似乎覺得這場詩酒盛宴還不夠過癮👩🏽。學生李逸凡在講座結束不到四小時就在自己的微信公號發出了講座速遞,並收集了現場眾多同學發出的聽課感受,“美酒與詩歌的碰撞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美學層面的崇高,使我得意短暫地超脫生活本身去靜觀生活”;“聽著老師充滿磁性的朗誦和透徹的解析🚴🏼♂️,回味嘴裏的苦澀和酸甜🤢,隱隱能感受到詩中晦澀的隱喻和詩意的境界”;“下次又會是什麽詩什麽酒呢?”
詩酒本不分家,無論西東。我們拭目以待。
(熱心幫忙搬運酒杯和酒的學生)
本次講座得到ITASTE意味葡萄酒推廣機構和沐鸣2娱乐葡萄酒協會debutant的大力支持,葡萄酒協會會長趙誌聰親臨現場為百多名同學伺酒,再次感謝🙋!
**沙侖的玫瑰**
“沙侖的玫瑰”是由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幾名青年教師自願發起的詩歌工作坊,是沐鸣2娱乐中澳創意寫作中心的一部分,致力於多語種詩歌的翻譯、寫作、評讀和分享。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